原创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观察:侨与澳门精准一码发财乡“双向奔赴”振兴图景
中新网杭州12月21日电(郭其钰)冬日暖阳下,走进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大同二村,一片片翠绿的萝卜地掩藏在山凹之间。采摘的人们戴着草帽,弓着身子,拔出一个个萝卜。
“这是我们‘野孩子自然部落’开展的冬日研学活动,走进大自然,感受农耕文化,让教育回归日常生活。”“野孩子自然部落”创始人应秋琳说到。
作为一名希腊侨胞,应秋琳在“侨商回归”的感召下,2020年来到楼塔镇创立了“野孩子”研学基地,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短短四年间,“野孩子”研学基地风生水起,年接待人数超20万人次。
以侨之名焕新乡村新面貌
“侨”是楼塔镇的优势资源,当地有50余名华侨华人旅居美国、迪拜、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如何把侨胞的“最美乡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最强动力”?楼塔镇打造了“侨助蝶变”乡村共富品牌,促进侨资、侨智、侨业回归。
“野孩子”研学基地于2020年落户楼塔镇大同二村,是当地第一批进驻乡村的侨资企业之一。如今,这片180余亩的土地,已成为集文化教育、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中药坊、美食坊、手工坊、乐坊等室内教学场所一应俱全,自然教育、农耕体验等丰富户外活动吸引学生走进自然。
“这几年,在不断融入乡村的过程中,‘野孩子’的经营模式也愈发规范化和本土化。”应秋琳表示,在当地村社主体、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共富模式下,“野孩子”研学基地对乡村风貌、基础设施、旅游配套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提升。
以侨为桥,“野孩子”研学基地还特别融入“侨”元素,提供侨界交流、侨企团建、特色亲子游及定制化服务。如今,这里已成为浙江三星级“侨胞之家”。
以侨之魂点亮乡村新文化
“同心筑梦”“凤来燕归”“侨雁领头”……在楼塔镇,一项项创新工程,引领当地持续推进侨心共富、侨企带富、侨智助富、侨爱帮扶行动。
为了将侨务资源优势与乡村本土文化相结合,“野孩子”研学基地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活动。如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抗美援朝红色精神传承活动,则通过场景再现和沉浸式体验,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借助联通中外的“侨力量”,如今,土生土长的“野孩子”正逐渐走上国际“大舞台”。
“在‘野孩子’研学基地,我们先后参加了中欧古镇国际文化交流对话、‘燃烧吧!青春’亚运国际篮球友谊赛等国际活动,这里为乡村孩子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楼塔镇当地一位家长说。
以侨之力奔向乡村共富路
立足山、水、侨的独特资源优势,楼塔镇不断在山水间嵌入侨文化,在共富路上做足侨文章、做大侨产业。
通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侨胞应秋琳“让自然山水变成人文山水”的美好愿景得以落地生根,更唤醒了乡村沉睡的文化因子,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野孩子”研学基地每年向大同二村村集体支付租金约60万元,可持续效益长达10年之久,同时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此基础上,楼塔镇探索打造“侨助工坊”新模式,以“侨商侨企+村集体+经纪人+农户”的工坊模式,构建“研学教育集中式”“电商直播带货式”“侨企定向招工式”三大工坊助富矩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走遍天下,心系家乡。在侨务大省浙江,越来越多侨胞走在“回家路上”,他们以侨为桥发展特色侨贸产业、打造侨旅体验产业、形成侨经济产业链。目前,浙江侨资企业达4万余家,侨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占该省外资企业总数和外资总额的60%以上。(完)
数据显示,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积极管理你的核心业务,这真是一剂难吃的药。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墨菲表示,虽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经营方式,但美国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情况略有不同,与传统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相比,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大约1.7万美元的成本优势,这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汪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