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新网评:严防“微腐败”,不能从群众澳门免费公开资料大全身上“薅羊毛”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近日,被称为年度反腐大片的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开播,披露多起“微腐败”案件,受到社会关注。
据专题片披露,长春市汽开区第七小学原后勤主任戚世国等人从学生餐费中捞取好处,一餐克扣几毛钱,戚世国一人就收受23万余元;湖南省东安县房屋维修资金服务办公室原主任周小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套取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甚至直接把个人收款二维码放在缴费窗口,共计贪污房屋专项维修资金993万余元、挪用172万余元;山西省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原查验岗民警杜娟民靠操纵车辆查验,收受贿赂达165.4万元……
这些案例,涉及的都是小官,贪的都是小利,但几毛钱日积月累也不是小数目,层层设卡、雁过拔毛,更是让群众不堪其扰、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啃食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的是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
“微腐败”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管是吃拿卡要还是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只要是贪腐就要严厉惩处,不能从群众身上“薅羊毛”。再小的权力,不受制约都可能带来贪腐。“微腐败”,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对关键问题精准发力,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党的二十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万人。与此同时,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问题暴露后,重要的是推动系统整改,加强监管,让学生吃好每一餐,让每个办事的人都能满意,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完)
吴江浩:你所提到的相关人员是因为在华搞间谍活动,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在中国从事正常商务和交流活动,不非法染指和获取涉密信息,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一些媒体渲染在中国出去散个步、跟朋友喝个咖啡、旅行拍个照都会被拘押,这完全不符合事实。近年来,在华日本公民类似的案件屡有发生,其中不少人曾长期投身中日交流合作,并在两国社会有一定影响力,我们不希望这些人被唆使在华从事违法活动,他们在自身领域可发挥的作用远大于获取所谓“情报”。总而言之,中方将继续大力倡导和支持两国民间交流与合作,这一点不会有任何变化。个别人的违法行为与正常的交流合作完全是两回事,不应混为一谈。针对在华间谍活动,中方将继续依法严肃处理。
中国跟日本的情况不同。当年日本降杠杆是被动和急速发生的,我们在多年前就主动采取降杠杆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中国银行系统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但不是当年日本闪崩的情景。中国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仍有大量新增购房和改善需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信心和居民住房消费预期,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7日消息,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讲座,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成林主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