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心!“间谍”正在潜入费城大胜魔术锁定东部第一你的手机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手机点开短信里的一条链接,识别社交平台消息框中的一张二维码,或者下载一个别人推荐的手机应用软件。但是,你知道吗?一条陌生链接、一张可疑二维码、一个不知名应用,极有可能携带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设计的“木马”,在点开的那一刻便植入了我们的手机。
间谍木马成为窃密利器
手机间谍木马软件区别于一般的恶意软件,具备目标精准、功能强大、极其隐蔽、长期潜伏的特点,通过临近和远程等方式植入,一旦获取手机相关权限,便会对使用者进行监控,秘密搜集目标手机各类信息。它是一个无时不在的监听者,能够远程控制手机摄像录音,随时掌握目标的一言一语;它也是一个如影随形的追踪者,能够精准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实时监控目标的行动轨迹;它还是一个行踪隐秘的窃密者,不知不觉间窃走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和文件资料,轻易洞悉目标的工作生活情况。
“间谍”潜入手机的几种方式
——初级方式:诱骗点击陌生链接。一些木马程序被关联在网站发布的跳转链接,或者伪装在二维码图片中,一旦点击扫描,手机便会“中招”。
——进阶方式:伪装成应用软件。一些木马程序被伪装成手机应用,打着“破解”“翻墙”等噱头诱导大家下载,下载安装这类应用同时也为“间谍”打开方便之门。
——高级方式:利用软硬件漏洞。利用手机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技术漏洞,在目标毫无感知的情况下获取手机控制权,进而实现对目标无声无息的监控。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日常使用手机过程中,防范潜入手机的“间谍”,不仅关系到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更事关国家安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核心涉密岗位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做好信息安全防护。
——猎奇心理需杜绝。不使用来路不明的智能电子设备,不点击短信、电子邮件中的陌生链接,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陌生应用软件,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不浏览非法网站,及时关闭不必要的共享、云服务功能,养成在官方应用市场下载应用软件的良好习惯。
——安全意识需提升。不使用手机存储、处理、传输、谈论国家秘密,不在手机上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不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手机位置服务功能,不将手机带入保密要害部位、涉密会议和活动场所。
——防护措施需增强。及时更新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版本,修复已知安全漏洞,安装可靠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警惕应用软件敏感和超范围权限请求,及时发现处理手机异常行为。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具体组织和开展的活动。2023年是评选活动开展的第9个年度。经成员学会筛选并推荐,联合体征集到项目共55项,其中知识创新类42项,技术创新类13项。经评选专家委员会中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领域的67位专家,其中两院院士32人,进行通讯函评投票,评选出得票数排名前10的项目,包括6个知识创新类项目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最后经联合体主席团集体核定,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汽车板块涨幅靠前,全柴动力(600218)、江铃汽车(000550)、神驰机电(603109)、万丰奥威(002085)等涨停。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2023年4月曾对中新经纬表示,尽管中国5G建设成绩显著,但在应用层面,5G仍稍显不足。比如,5G虽可支持4K视频,但手机屏幕太小,难以体验2K/4K分辨率的差异;由于车联网和XR(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尚不成熟,其他消费领域还难以感受低时延的优点;对于中速与大连接IoT应用,目前5G成本还偏高;现有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的能力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