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实现澳门精准免费资料惠民金额27.54亿元
中新网北京1月24日电(记者 徐婧)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2024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推介会24日举办。据统计,本届文化消费季累计举办演出、市集、展览、体验等活动2.74万场次、电影放映27.12万场次,带动消费金额142.27亿元,实现惠民金额27.54亿元。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推出12届,成为文化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的重要交易展示平台。本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在内容、服务、场景、惠民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密集推出一批具有新业态、新场景、新品牌、新模式特点的活动,大力释放文化消费活力,
本届文化消费季以“悦享文化·约惠生活”为主题,多方联动,开展了20余项主体活动、超过300项精品市场活动,共吸引325家企业参与。
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六大板块优化升级,全新创设“文博京城”板块,通过“艺术+”系列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高水准的文博艺术盛宴;深化协同联动,加快形成文化消费合力,整合京津冀三地优质文化资源,促成业务合作;贯彻惠民利企宗旨,在双线融通、多元联动与聚势辐射中,带动京城人气、烟火气齐升温。
推介会上,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组委会发布《2024年北京文化消费报告》。报告系统分析2024年北京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情况,捕捉北京文化消费新特征新亮点,全景式展现北京文化消费新局面。
据介绍,2024年,北京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541元,高于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189元,消费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同比增长19.5%,增速位居八项消费之首。
北京首发经济、夜间经济蓬勃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开设717家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涵盖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其中105家为国际品牌,较2023年同期增长40%。
此外,北京市共有63家企业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8个项目入选2023至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入围企业数量及项目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完)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以及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大家都看到了,这是一个攸关全人类命运、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发展速度,世界亟待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基础性共识,以便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装上全球统一标准的方向盘和刹车,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而不是成为一些大国的新型霸权工具,甚至给大规模新型犯罪创造方便。为此,世界需要更多更充分的探讨,英国办这个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无论主观上有何盘算,但客观上为这样的探讨提供了一次机会。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