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京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 创新国际交流新一批新增地方债额度下达合作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总结大会30日召开。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的若干措施》,北京将推进该措施落地见效,并加快制定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次大会旨在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部署下一步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用好申遗成果,持续以中轴线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北京持续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传承利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价值研究阐释,刊发一批经验总结和研究文章;举办202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大众骑游中轴线活动等;先农坛庆成宫、正阳门箭楼实现对社会公众开放;举办“文化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古都文明对话”主题沙龙,推进文明互鉴。
会议宣读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及时奖励决定,发布了《关于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的若干措施》。上述措施包括“持续加强文化阐释和传播”“加强北京中轴线标识体系建设”“推动融入空间规划与风貌治理”“提升公众参与效能”“进一步提升中轴线游览体验”五个方面,共25项具体措施。
会议指出,大力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要恪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加快制定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推动北京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会议提出,全面深化北京中轴线文化阐释和活化利用。要抓好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若干措施的落实,创作更多主题文艺作品,打造“出圈”文创产品,深化公众参与,强化科技赋能,拓展数字资源活化利用新场景;要做好中轴线旅游服务规划,推动中轴线南段北段形成旅游新热点。
会议明确,创新做好北京中轴线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北京拥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把中轴线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资源,打造特色外事活动场所,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完)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
如果中美欧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能达成一些共识,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其中一个关键正如中方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所提到的,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反对利用技术垄断和单边强制措施制造发展壁垒,恶意阻断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能否抱持这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心态,不仅关系到此次峰会的具体成效,也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