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3澳门正版资料免费更新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苏江阴预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中新网江阴1月6日电 (孙权 唐娟)1月6日,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江阴市代市长王琪代表江阴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江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50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17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7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江阴,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23年,江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0.51亿元。据了解,江阴也是继昆山之后,全国第二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的县级市。
因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之首,江阴也有着“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美誉。过去的一年,江阴经济发展在承压奋进中持续向好、动能活力在改革转型中加速迸发、城乡面貌在建管并举中精彩蝶变、生态环境在精准治理中有力改善、民生福祉在固本提优中切实增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王琪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江阴5000亿之城再出发的启航之年。站在新起点,眺望前行路,江阴将咬定“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报告中提到,今年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际使用外资超9.5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扭住需求扩大关键、瞄准先进制造方向、强化科技创新赋能、聚焦增强内生动力、注重功能品质提升、突出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增厚发展安全底板。”谈及新一年的具体工作,王琪说,江阴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奋力交出经济稳中向好、产业转型提质、科创江阴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群众美好生活、维护平安稳定的新答卷。
具体而言,新的一年,江阴将大力开展资本招商、科技招商、产业招商,全年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力争10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支持引导三大优势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产品附加值、整体竞争力;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分级分类推进设备更新改造、装备智能化升级,提速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的推广应用,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培育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
“产业转型正奋进、创新动能正澎湃、开放包容正当时、此心安处正幸福。”在2024年10月举行的2024江阴经贸合作洽谈会上,江阴市主要负责人曾用四个“正”,向现场嘉宾和客商描绘了“这就是江阴”的现实模样。
未来江阴会如何?报告中提到,新征程期待新作为,得益于“十四五”以来的定力如磐、持续攻坚,江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城市能级有力跃升、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向着更高的目标昂首迈进。“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刚硬宁’最不缺的就是不服输的精气神。”王琪说。(完)
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加强自贸试验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切实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何雷告诉政知君,卡莱斯很高兴收到这份礼物。他还另外再送了一枚臂章请卡莱斯转交给美国防长奥斯汀,希望下一次奥斯汀能够与卡莱斯一起来中国,参加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